在明媚的阳光之下,一桶桶鲜活的黄鳍棘鲷优质苗种欢快跃动股票配资网首页,它们即将踏上行程,被送往阳江、湛江、汕尾等地的养殖基地。这看似普通的鱼苗运输场景,实则是广东省推动现代化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黄鳍棘鲷苗种推广交接仪式合影。
4月16日,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携手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珠海市金湾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以及珠海市龙胜良种鱼苗培育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一场意义深远的鱼苗推广仪式。仪式中,30万尾黄鳍棘鲷优质苗种被赠予5家由各地市推荐的养殖主体。其背后蕴含着通过科技驱动种业创新,推动优质苗种规模化应用,助力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纵深推进的重要使命。
攻关成果落地
破解种业瓶颈
交接签约仪式在珠海市龙胜良种鱼苗培育有限公司内举行。由种业项目攻关项目卢建国团队精心选育的30万尾黄鳍棘鲷优质种苗,严格按照要求提交至种业攻关共享平台,随后由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分别赠送给阳江市阳东区众富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雷州港航海洋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恒卓农业有限公司、汕尾市泽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4家养殖单位。此次交接仪式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苗种赠送,更是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阶段性成果的成功展示。它为夯实水产种业根基、加速科研成果从研发到推广的转化落地,以及推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的有效运行注入了新活力。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黄培卫致辞。
“为加速现代海洋牧场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全力推动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的落地实施,持续助力种业攻关团队实现成果转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黄培卫介绍道。据了解,该项目已累计向湛江、茂名、珠海、汕尾等地赠送优质种苗187万尾以上,涵盖黄鳍棘鲷、东星斑、红鳍笛鲷、花鲈、海马、黄金鲹等特色品种,并且计划在未来2个月继续赠送优质种苗千万尾以上。
广东省作为水产养殖大省,拥有漫长的海岸线,然而,海上养殖长期面临着品种单一、良种匮乏等突出问题。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核心技术攻关项目于2024年7月正式启动,该项目创新性地采用开放共享的科研攻关模式,面向全国广泛引进了63个科研团队。在首年度,项目聚焦28个适养品种,严格遴选并支持了一批海水育种团队在广东开展“赛马攻关”。课题团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产出苗种的30%提交至种业攻关共享平台,由省技术推广中心赠予14个沿海地级市现代化海洋牧场一级开发主体、“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等省内养殖主体,以此推动一批创新品种在海上开展试养及养殖示范,为解决海上养殖种业难题探索新路径。
黄鳍棘鲷优质种苗。
产学研深度融合
共拓养殖新空间
黄鳍棘鲷,学名Acanthopagrus latus,又称黄腊、黄脚立、黄鳍鲷,是华南海域常见的中下层暖水性鱼类。其具备广盐性与广温性特点,肉质鲜美、口感丰富,是华南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然而,长期以来,黄鳍棘鲷面临着苗种退化、优质苗种稀缺、种质资源减少等发展困境。
为攻克这些难题,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卢建国带领团队持续深耕苗种繁育领域,此前已成功选育出“金湾1号”和“金湾2号”黄鳍棘鲷新品系。为契合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需求,卢建国牵头黄鳍棘鲷种苗攻关项目,研制出一批海洋牧场适养种苗,并积极推广“陆海接力”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不仅能实现高产、提升品质,还对海洋环境更为友好。“后续我们会定期跟踪回访这批鱼苗的养殖情况,携手合作方共同推进育种成果快速转化与落地生根。”卢建国表示。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卢建国致辞。
在鱼苗场员工的仔细清点下,30万尾承载着希望的“种子”被送上前往各地的运苗水车。“我们与中山大学合作研制的这批黄鳍棘鲷种苗,生长速度提升了15%-20%,养殖周期缩短了1.5至2个月。同一批次的鱼苗规格更加整齐,便于养殖户养殖管理。此外,经过严格筛选,这批鱼苗抗病能力强,可在华南沿海地区广泛推广。”珠海市龙胜良种鱼苗培育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黄舜梅指出,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黄鳍棘鲷良种培育研究,切实展现了从亲鱼培育到成品鱼产出的全链条高质量发展,书写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海上成绩单”,为“百千万工程”及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注入可持续发展动能。
随着黄鳍棘鲷苗种推广交接仪式的顺利收官,这一批凝聚着科技力量与各方期待的优质鱼苗,即将在广阔的水域中开启生命的新征程。待其茁壮成长,不仅有望为当地养殖户带来丰厚的收益,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更将在推动广东省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交接签约仪式现场。
交接签约仪式现场。
鱼苗场员工捕捞鱼苗。
撰文/摄影:林琳
来源:南方农村报股票配资网首页